课文《掌声》教学设计
[设计意图]
人数版第五册29课课文《掌声》是一篇语言质朴,但在平淡的叙述后面包含着充沛的情
感的文章。三年级的儿童的学习特是刚从低年级向中年级过渡的一个关键阶段,是学生
对于文本的学习逐步从接近口语化的语言训练,提升到书面语言的感悟理解与运用的一
个重要过程。因此,在课堂上为学生铺设学习的桥梁让学生在理解中感悟,在感悟中理
解上出语文味。如在教学时,让学生思考:“你觉得小英是怎样一个人?她为什么会这
样?她会想什么?等等问题,”再深入体会,英子的情感变化,以及这些情感怎样表现
出来的。这篇课文要重在朗读,朗读指导要穿插在对课文的理解中,让学生反复朗读,
让学生进入情境,领悟到人物的喜怒衰乐。
[学习目标]
1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2、学习本课的生字词,理解部分词语意思。
3、理解课文内容,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,鼓励要主动地关心,鼓励别人,也要
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。
[课前准备]录音机、磁带、幻灯片
[教学流程]
一、揭题质疑
1、你得到过别人送给你的掌声吗?说说你当时的心情。
2、揭题:今天,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,题目是:掌声。(板书:掌声)
二、初读课文,感受小英的变化
1、请同学们带着心中的问题,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,(默读、小组读、大声读
)遇到不认识的字,看课后的生字表,或问同学、老师。
2、检查学生认字情况
(1)出示幻灯生字词。
①指名认读,带拼音。
②全班齐认读。
③擦去拼音认读。
(2)请同学说说生字在课文中的词语。
(3)(出示幻灯)词语。
①全班齐读。
②讲解两个多音字:落、调。
3、小小拦路虎,你们把他们打败了,真了不起。那么,读过课文后,英子给你留下了
怎样的印象?
4、每个人对课文的理解都不同,但都要一定的依据,那英子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?你
从哪里看出来的?
(1)出示投影:她很文静,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。
(2)听老师读
第一遍去掉“默默”,让学生体会“默默”说明了什么,第二遍去掉“总是”,再次体
会“总是”说明了什么,第三遍去掉“一角”体会“二角”又说明了什么?
(3)指导学生运用的“因为……所以”的句式,说说小英什和总是默默坐在教室的一
角。
(4)那时的小英内心一定十分的 (让学生说),他常常会想些什么?
(5)指导朗读第一段。
(6)通过朗读你们体会了小英的心理活动,那么课文中有一个词最能表现英子是一个
什么样的小姑娘?(师板书:忧郁)
5(幻灯)从那么后,英子就像一个人似的,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。她和同学一起游戏
说笑,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,还让同学教她跳舞。
(1)自由读,想想你读懂了什么?(小英是个开朗的人。师板书:开朗)
(2)真替小英的变化高兴呀,就让我们高兴地读读第4自然段。
(3)小英前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,能从你的朗读中,把这种变化表现出来吗?(分
组读1、4两段)
三、领悟掌声内涵
过渡:读到这儿你们有问题吗?(小英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?)忧郁的小英变成了
开朗的小英,一对反义词同时出现一个孩子身上,你对这件事有什么想法?
1、我也不相信掌声有那么神奇,事情还得从那天说起,一天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面讲
故事,轮到英子时,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挤投向了那个角落,英子把头低下去,接下来
呢?
(出示文字投稿)英子犹豫了一会儿,慢吞吞地站了起来,眼圈红红的。在全班同学的
注视下,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,就在英子刚刚不在的那一刻,教室里居然响起
掌声,那掌声热烈而持久。在掌声里,我们看到,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,掌声渐渐平息
,英子也镇定了情绪,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。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,声音也十分
动听,故事讲完了,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。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,然后,
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。
2、默读这一段
3、四人小组计论,把你们小组的感受和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,并且四人小组想办法解
决它,不能解决的举手问老师。
4、交流反馈
(1)从两次掌声里,你体会到什么?
(2)如果英子就是同学们中的一员,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,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呢?
5、(播放音乐,《爱的呼唤》)你们一声声鼓励,英子一摇一摆地走上了讲台,你们
的话语就是掌声,这不是普通的掌声,这掌声里有你们的爱心,爱心不仅仅是掌声,在
你们的生活中,爱是什么?(学生自由说)
6、小结:是呀,这个世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,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。
[板书设计]
掌 声
原先的英子:文静、默默 (忧郁)
热烈的掌声 受到鼓励、鼓起勇气(开朗